新时期如何推进“开门办学”

文章来源:       时间:2009年05月02日  点击次数:   [ 字体:  ]  

安徽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 程艺

●国际交流并非一流大学的专利,任何一所学校都可以寻求恰当的合作伙伴,在教育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包括联合办学、师生互访、文化交流等教育合作项目。

●政府管理部门应允许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灵活的课程大纲和相应的教学体系,不过多地停留在具体教学过程的干预和检查上。

“开门办学”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办学指导方针,就是倡导开放办学,使得高校能够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生力军;使得受教育者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资源、更自由的环境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古人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就是一种开放求学的理念。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所倡导的“兼容并蓄”也是一种开放的办学思想。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廓清和充实新时期“开门办学”的内涵,更需要在现实中把“开门办学”的实践不断向广度和深度上拓展。

开门办学要开放各类教育资源

首先是校内专业与课程的开放。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特点,在一种较为宽松的制度下选择专业、选择课程。目前决定高校学生选择专业的主要因素还是入学时高考的分数。不少学生因为高考差一两分,而不得不选择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专业。这种“初值”决定一切的现状导致部分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缺少学习的动力和主动性。事实上,在维护“公平公正”为第一要务的大背景之下,大学还是能够采取一些有效措施的,比如开设辅修专业或第二学位,或者在专业课程的设置和选择上减少刚性要求,给予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多年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尝试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放开专业的选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受学生的欢迎,并且没有出现热门专业扎堆现象。可见,只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订措施和程序,校内资源的开放是可以做到的。

目前,高校实施的学分制,是一种开放校内资源的有效制度,能够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但是,学分制并不是没有规律和体系的选择,也不是仅仅局限在通选课的选择上。真正的学分制应具备如下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学生具有选择的自由度,包括专业的选择、课程和课程模块的选择,以及学习进度和学习时机的选择;二是学校具有设计科学、灵活和丰富的课程体系可供学生选择;三是具有对学生选择给予咨询的有效保障机制。

其次是学术研究的开放。大学要创造宽松、自由、平等、和谐的学术氛围,搭建学术自由交流的平台,允许不同学术观念的论争和并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验室是学生学以致用的最基本的实验平台,在完成基本课程预定的实验任务的基础上,实验室要向学生开放,为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创新实验或研究提供设备支持。各科研团队也要实现对外开放,主动吸收对项目感兴趣的其他教师和学生加入其中,既能提高团队自身的实力,又能提高项目研究过程中人才培养的效率。课堂教学也应更加开放,从过分注重知识的严谨性、缜密性中解放出来,倡导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形式,减少讲授课时,增加教师和学生接触面,发挥学生课外研读的主动性。

再其次是校际开放。不同大学之间的相互开放,最基本的层面就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这种资源共享首先是实物形态教学资源的共享,特别是办学定位相近的大学之间,就某些共有的专业,共同制订相对统一的课程模块,允许学生相互选课,互认学分,甚至可以跨校辅修专业或选修第二学位。利用暑假或远程教育系统,使校际选课成为可能。同时,可相互开放实验室、实习实训资源,相互交换教师资源。

非物质形态的信息资源的共享也是校际开放的重要内容。不同学校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管理理念和教学方法会有所区别,同行间的交流可以相互取长补短,提高各自办学水平。目前,安徽省部分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分别成立合作联盟,旨在探索一条“开门办学、合作共赢”的路子。

开门办学要面向社会走向世界

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从来就不是一个完全孤立的系统,它本身就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高等教育的发展给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和科技支持,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又给予高等教育发展以强大的物质支持和无处不在的影响。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只有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优势。

大学面向社会开放办学,要求大学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社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知识不断更新,人们对接受继续教育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党的十七大已明确提出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大学对此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大学应该成为所在地的一个教育文化中心,为文化繁荣发挥积极作用。可以鼓励所在地政府将图书馆、博物馆以及体育设施建在校园内,并对社会开放。

面向社会开放办学还意味着不同类型的大学都应坚持产学研相结合,鼓励教师深入社会、企业或生产一线,或为政府、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或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与企业合作开展研发。在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同时,“开门办学”也为广大教师发挥才华提供了更大的平台,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互结合,提高业务水平。同时,能够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使他们更好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成熟,锻炼才干。

随着国际交流合作的日益扩大,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已超越国家的界限。世界各国的大学无一例外地以面向国际的开放办学作为发展前提。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校的对外开放,从选派留学生、教师进修访问、邀请学者来访等学术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展到引智引才、联合办学等领域。但是,国际交流并非一流大学的专利,任何一所学校都可以寻求恰当的合作伙伴,在教育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包括联合办学、师生互访、文化交流等教育合作项目。

抓好开门办学需多方共同努力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做到开门办学,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政策导向起决定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办学投入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成本分担机制在逐步实施。政府先后颁布了多项法规,鼓励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以促进和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至2006年,在我国高等教育总经费中,来自学费、校办产业、社会捐集资等非财政性经费已高达57.4%,而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例降至42.6%,形成了中央、地方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开放办学模式。但是,随着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在高校的师资、硬件建设水平落后于教育规模的情况下,必须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同时制订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引导民间资本合理、有序、规范地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实现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方针,力争又快又好地办好高等教育。

改革管理体制。在高等教育的管理上,要充分发挥和引导各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扩大“开门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高校各方面的积极性。办学效果好的学校社会评价高,在招生和就业方面能获得优势,学校就能进入良性循环。政府管理部门要顺应这一规律,实行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招生政策,为各高校的竞争与发展提供公平公正的舞台。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地区的高等院校制订相应的宏观指导性原则,允许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灵活的课程大纲和相应的教学体系,对其办学效果要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评价等方面来衡量,不过多地停留在具体教学过程的干预和检查上。

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开放心胸的教育家。高校管理者的知识和能力、胸怀与气度对能否实现“开门办学”有直接影响。在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将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下放给高等教育实体后,能否充分利用高校在政策许可下的办学自主权,做到最大限度地“开门办学”,就要看学校管理层能否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优势,制订出符合校情的办学模式和实施办法。而作为一校管理之首的校长,更应具有深远的见识、开拓的精神、宽阔的胸怀和不凡的气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担负起新形势下“开门办学”的领导者角色。

《中国教育报》2009年6月1日第5版